当前位置: 首页 >> 主要工作 >> 社会实践 >> 正文
主要工作/ORGANIZATION
2021暑期社会实践风采展(76)| 艺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
2021年08月05日

七月初,艺术学院“翼艺"社会实践小分队在学院党委副书记池晶,团委书记胡增亮,设计系主任赵小芳、副主任王文捷老师的带领下,前往中共中央统战部旧址,寻访红色故地,传承红色基因。

中共中央统战部遗址是统战部前身城工部的办公地点,位于岗南镇李家庄村。1948年4月城工部(统战部前身)从山西先后到达平山县李家庄村,并发布了“纪念‘五一节’口号”,得到海内外各民主党派热烈响应。同年9月,中央城市工作部更名为中央统一战线工作室,主管政协、海外及国统区的工作,李家庄村成为中央统战部的诞生地。当时,中央统战部住在村民谷增堂家中,谷增堂家为二进院,前院北房八间,西边三间,东边五间;后院五间正房,东西厢房各三间,正房与西厢房中间有侧门,直通屋后防空洞。

李家庄村见证了中国统一战线从战略策略走向政治制度的历史跨越,留下了许多中共与各民主党派老一辈领导肝胆相照、风雨同舟的统战实践,在党的统战历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

在中共中央统战部纪念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小分队成员在纪念馆内认真聆听一件件革命实物、一幅幅珍贵照片背后的故事,系统了解了有关中共中央统战部的历史知识,并有幸见到许多宝贵的历史文献与文物,深切地感受革命先辈无私无畏、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此次参观学习,震撼到每一位小分队成员的心,每个人都收获颇多,感受到革命老区的革命情怀和红色传承,进一步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怀。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传唱了一个世纪仍然经久不衰的经典歌曲,用滚烫的旋律唱出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心声。

七月份,在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池晶,团委书记胡增亮,设计系主任赵小芳、副主任王文捷老师的带领下,艺术学院“青艺”社会实践小分队一同来到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最后一站——曹火星纪念馆,满怀敬仰之心,探索经典红歌背后的故事。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小分队成员参观了曹火星纪念馆。歌史陈列馆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物,配以模拟场景和声光电手段,简明回顾了人民音乐家曹火星的成长和创作历程,重点介绍了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历史背景、创作过程、历史地位和深远影响,使小分队成员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曲有了比以往更深的体会。

曹火星,原名曹峙,平山县西岗南村人。1938年,14岁的曹火星加入平山县抗日救国会成立的宣传队——铁血剧社,为表示抗战到底,不怕牺牲的决心,就此改名为曹火星,寄意他立志要做一颗闪亮的红星,做一名真正的无产阶级战士。

1943年3月,国民党发动了第三次反动高潮,蒋介石发表《中国之命运》,狂言"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同年8月,延安《解放日报》针锋相对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为题发表社论,驳斥国民党。10月份,曹火星利用当地流行的"霸王鞭"民歌曲调填新词,创作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它似旗帜,如号角,鼓舞并激励着广大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向胜利。1950年,毛泽东同志又亲自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中国"前加了一个"新"字,这支歌成为歌颂党的不朽之作、经典之作、真理之歌。

在曹火星纪念园中,曹火星雕像伟岸耸立于词曲碑前,凝望着家乡的山山水水;抱臂长思,关注着华夏历史的起起落落。雕像右下方有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同志题名--人民音乐家曹火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由曹火星创作的革命歌曲,如今也已然成为见证中华民族那段烽火连天抗战岁月的永恒旋律。

在纪念园的雕像前,小分队成员满腔热血,激动万分,列队共唱革命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响了这段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追梦人的不朽旋律。

熏陶红色精神,共话团结力量,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驻足曹火星纪念馆,小分队成员了解伟人事迹,重温峥嵘岁月,心中种下红色种子,续写先辈荣光!

Copyright © 共青团河北经贸大学委员会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2801
地址:石家庄 新华区 学府路47号 邮编:050061 电话: 0311-8683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