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主要工作 >> 社会实践 >> 暑期社会实践 >> 正文
主要工作/ORGANIZATION
艺术学院“冀·艺”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奔赴非遗传承地,赋能乡村振兴路
2025年07月23日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非遗文化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资源,承载着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蕴含着产业创新的无限可能。近日,河北经贸大学艺术学院“冀·艺”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一行奔赴衡水市,探索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青春路径。

携手合作找路子,齐心合力求发展

在衡水市景县,艺术学院与连镇乡人民政府举行了校地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就如何通过高校专业优势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等主题进行详细交流,对人才培育实践路径、设计服务等方面进行深度探讨,希望能够借助“艺术+实践”模式,搭建政府高校协同平台,以创新驱动发展,用艺术点亮乡村。

走到一线搞调研,在行动里学本事

在大运河畔,小分队聆听老人讲述历史文化故事,了解乡村产业发展困境;在老旧村落,小分队丈量大地宽度,用专业所学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艺术智慧。在衡水老白干酿酒集团,小分队参观车间学习酿造工艺,体会品牌文化底蕴与红色基因力量;在非遗博物馆,小分队领略武强年画和衡水内画的艺术魅力,了解到匠心与传承的厚重力量,坚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

敞开心扉讲传承,在交流中长知识

在调研中,小分队成员对当地村民、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艺术工坊手艺人以及讲解员进行了现场访谈,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元素设计及文创产品制作等问题展开交流。过程中,同学们认真倾听诉求,结合专业知识分享自己的设计思路,在交流中碰撞出创意火花。“边调研、边思考、边转化”,小分队用青年智慧为非遗传承与乡村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此次社会实践,以乡村振兴与非遗传承为抓手,引导学生在扎根乡土的过程中,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深度融合。未来,艺术学院将持续深化实践育人模式,引导更多青年在服务社会中锤炼本领,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Copyright © 共青团河北经贸大学委员会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2801
地址:石家庄 新华区 学府路47号 邮编:050061 电话: 0311-8683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