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拓展数据应用视野,感知公共服务中的数据力量,7月3日至6日,河北经贸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数链民生”小分队深入邯郸市,围绕现代邮政服务体系、产业智能创造及本地传统产业数据化运营三大领域开展调研。通过实地参观、面对面交流与一线调研,队员们深入了解了政府统计工作的运行机制,切身感受到数据背后的责任与担当。
3日上午,小分队首先抵达邯郸市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对小分队的到来表示了高度重视,负责人为小分队详细讲解了门市运营的重点与过程,并介绍了其便民措施与民意反馈以及中国邮政在与公安交巡警的结合创新,让同学们对中国邮政集团的工作有了大致了解。


分队在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调研
分队考察了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的运营与数据安全。负责人介绍了邮票发行销售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流程。队员们重点关注了其如何利用“历史销售数据与客流数据”进行安全隐患的预测性管理(如高峰时段风险评估),理解数据在保障传统业务安全、精细运营中的基础作用,并通过负责人了解了其服务点管理代办与民生福祉之间的紧密联系。
在参观交流后,我们认识到了数据之于安全的重要性,正如负责人所讲“数据是服务网络的神经”,从中国邮政集团的安全管理到各部门合作的高效协同,精准的数据处理是提升效能的关键。要让安全共享释放价值,要明白安全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公司管理层申总以及带队老师们在办公区为队员们深入讲解数据驱动的工程智慧
公司管理层代表申总热情接待了团队。围坐在办公桌前,申总首先介绍了屹实工程在全过程咨询领域的核心作用,并着重强调:“在复杂工程项目中,精准的数据采集、分析与应用,是规避风险、提升决策效率、保障项目成功的核心竞争力。”他结合公司项目案例,阐述了数据从源头到决策支持的关键价值。
在简洁高效的交流中,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工程管理的“匠心”,正日益建立在坚实的数据“基石”之上。一位队员感慨:“围坐聆听,眼见为实。原来课本上的统计模型,在这里是工程决策的‘精密仪表’和风险洞察的‘雷达’。数据赋能,让宏观统计思维在微观工程世界焕发生机!” 此行印证了统计学在服务实体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广阔天地。

小分队在昊舜隆轴承制造有限公司门口合影
为拓展统计应用视野,感知数据赋能实体经济的实践力量,7月5日,“数链民生”邯郸小分队走进邯郸市馆陶县,深入昊舜隆轴承制造有限公司开展调研。此行聚焦“数据驱动生产,统计助力智造”主题,旨在让同学们了解统计数据如何支撑企业微观运营与决策。公司负责人详细介绍了馆陶轴承产业集群优势及企业发展历程,技术专家则结合实例,生动阐释了统计学方法在生产全链条的应用:从原材料抽检方案制定、工序良品率的SPC实时监控分析,到出厂质检数据追溯工艺问题、基于历史销售数据构建市场预测模型。座谈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统计学是企业提质增效、科学决策不可或缺的“智慧引擎”。



工程师在生产车间讲解
带着座谈收获,同学们步入生产一线。在工程师带领下,大家参观了繁忙的车间。现场,工程师结合设备运行看板,讲解了如何通过采集能耗、参数等数据进行关联分析以优化生产节拍。亲眼目睹自动化设备上跳动的实时数据,感受每个环节对精准数据的依赖,同学们真切体会到“数据就是生产力”的内涵。车间里每一个数据点,都凝结着对品质的极致追求与效率的持续优化。此行让同学们领悟到,统计数据如同轴承中默默支撑运转的“钢珠”,是驱动现代制造业高效、精准发展的核心力量。
此次邯郸之行,让同学们真正走出课堂,触摸到统计脉搏在现实产业中的有力跳动。大家深切体会到,数据的价值不仅在于精密的模型与算法,更在于其扎根现实、服务发展的深厚力量。正如一位队员在总结中感言:“此行颠覆了我们对数据的认知——小数点不再冰冷,它承载着邮政网络的民生温度、工程管理的严谨匠心、轴承转动的效率密码,更凝结着统计工作者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本次“数链民生”邯郸实践,是学院积极践行“三全育人”、推动知行合一的关键环节。它不仅夯实了同学们的专业根基,更锤炼了将理论洞察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此类实践平台建设,引导学子们将统计智慧融入时代需求,在实践中砥砺真知、增长才干,努力成长为“懂数据、善分析、能担当、接地气”的新时代统计英才,为赋能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蓬勃的青春动能。